首页 栏目首页 > 利率 > 正文

上海九旬夫妇捐款百万余元

上海九旬夫妇捐款百万余元


(资料图片)

130多名贫困大学生圆梦

吴越

■本报记者 吴越

即将到来的9月,又有一批学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,一些困难大学生也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缴纳了新学期的学费,解决了燃眉之急。家住宝山区大场镇的一对九旬夫妇——98岁的蒋孔悌和91岁的赵琴就是爱心人士之一。2010年至今,老夫妇俩将积攒的100多万元退休金悉数捐给宝山区慈善基金会,帮助130多名来自各地的贫困大学生圆了求学梦。

老两口靠着退休金生活,并不算富裕。赵阿姨一度饱受疾病困扰,每个月看病吃药的费用不少。患神经瘫痪那一两年里,因为无法走路,赵阿姨基本都在轮椅上度过,而蒋老伯几乎承担起了所有家务,每日买菜、做饭、打扫卫生、照顾患病的老伴。直到2010年,赵阿姨病情逐渐好转,家庭收入才有了结余,老两口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

一天,蒋老伯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提及“手拉手慈善助学”活动,文中介绍了汶川地震灾区9名困难大学生的困境。他和老伴商量,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孩子们完成他们读书的心愿。第二天一大早,这对老夫妇就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。翻看资料选择捐助人选时,老人犯了难,“他们都很优秀,学习刻苦,丢下哪个孩子都于心不忍”。因为手头资金有限,老人只能先选择资助9名汶川地震灾区困难大学生和1名孤儿上学。

半年后,老两口第二次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。那一次,他们资助了15名学生。又过了1个月,老两口第三次来到慈善基金会,又资助了15名学生……2021年3月10日上午,蒋老伯和赵阿姨再一次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,捐赠了7.2万元,结对资助24名贫困大学生。“既然决定做,就要把好事做到底,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顺利毕业,不能半途而废。”自从走上慈善之路,老两口在生活中省吃俭用,去捐款也舍不得打车,都是坐地铁再步行。近两年,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,市、区慈善基金会为老人提供了上门服务,老人表达捐助意愿后,由工作人员上门办理手续。

2010年至今,两位老人一共资助了130多名学生,累计捐款100多万元。每一次捐款,他们都不留真实姓名,只留下两位老人的姓——“蒋赵”。

如今,许多受到老人资助的学生已经毕业,有的还在攻读研究生。看到孩子们走向光明的未来,老人心里格外高兴。老人家中珍藏着一个包裹,里面有他们每一次慈善义举的凭证,包括汇款单、捐款收据等,其中还有一本本相册和一沓厚厚的信函,那是受资助的孩子们写给老人的信。信的内容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,为了让老两口看清楚,有人特意把字写成乒乓球大小。两位老人时常翻看这些信笺和照片,一边看,一边露出笑容。

这两位老人的事迹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。近年来,他们先后获得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、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、感动上海人物、全国妇联最美家庭、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、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等荣誉。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